在8月27日由1783DAO、博链财经BroadChain、Hashkey主办的《创新与合规下的RWA、稳定币和币股联动》主题研讨会上,HashKey Exchange机构业务发展总监Michael Chin发表了题为《传统金融与Web3的三大融合:RWA、稳定币与币股联动》的主题演讲。
Michael Chin的核心观点分为三大板块:投资产品的代币化如何衔接传统金融、稳定币在跨境支付中的优势,以及币股联动的战略意义。
RWA:从传统金融走向Web3投资者
Michael指出,当前市场上的RWA产品类型仍相对有限,多数是基于债券、基金等传统金融资产打包,通过代币化后推向市场。这一过程本质上是传统金融向Web3的迁移:
传统产品代币化:例如将债券、基金等转化为RTA(Real Tokenized Asset);
投资渠道转化:尽管底层是Web3形态的代币,最终仍主要通过券商、交易所等传统金融渠道触达投资者;
双向衔接目标:HashKey的战略并非盲目扩展产品线,而是明确目标——既引导传统金融投资者进入Web3,也为Web3投资者提供进入传统金融资产的桥梁。
他强调,真正的突破在于“打通Web2与Web3的投资渠道”,构建一个双向流动的生态体系。
稳定币:跨境支付的效率革命
除投资产品外,Michael特别指出,稳定币正成为金融市场的另一焦点,其意义不仅体现在交易与投资中,更在于支付场景的深层价值:
跨境支付痛点:传统银行跨境转账通常需2-3天甚至1-2周,流程繁琐;成本高昂,例如一笔100美元的SWIFT转账手续费可能超过10美元。
稳定币优势:高效:到账时间仅需一至两个小时;低成本:手续费仅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二;普适性:越来越多东南亚、南美企业已采用USDT进行跨境支付。
Michael进一步举例,如京东申请稳定币相关牌照,其背后逻辑正是为了支持全球供应链与跨境结算,降低支付摩擦与成本。稳定币正逐渐成为国际企业的默认支付选项,而不再仅是加密交易工具。
币股联动:上市公司对加密资产的资本市场化认可
Michael阐述的第三个重点是币股联动(Crypto-Equity Linkage)。他指出,美国市场已出现如延长股票交易时段、加密市场与股票市场桥接等尝试;而在香港,更多体现为上市公司直接将加密资产纳入企业储备。
战略意义:上市公司认可加密资产作为企业资金储备的一部分,这不仅出于投机,更是资本配置的新常态;从资本市场角度看,加密资产正逐渐成为与股票、债券并列的投资标的。
市场影响:打破了传统金融与加密金融的界限;推动了除RWA与稳定币之外的第三条融合路径——即企业层面的直接采用与储备。
合规与创新下的金融新融合
Michael Chin的分享勾勒出一条清晰的发展路径:
通过RWA实现投资渠道的双向流动;借助稳定币推动跨境支付的效率革命;通过币股联动实现资本市场对加密资产的广泛认可。
这三大方向共同构成了传统金融与Web3融合的未来图景。
在香港这样一个高度开放且重视合规的市场中,RWA、稳定币与币股联动不仅是热点议题,更是推动金融行业结构变革的关键支点。